目前分類:EPOXY (14)
- Jan 09 Mon 2023 01:35
〈分析〉「現金為王」辯論升溫 投資人或該考量通膨風險
- Jan 08 Sun 2023 00:17
立委要修食安法,台灣廚餘重達25架飛機
台灣每天的廚餘重量約等同25架波音747,立委要修《食安法》減少食物浪費!立法委員吳焜裕、陳麗曼30日邀集食藥署、學者和NGO團體,針對食品的賞味日期與有效日期標示進行討論。中原大學法律系助理教授陳乃瑜表示,易腐敗食品應標示與食物風味有關的「賞味日期」,與食安相關的「有效日期」則適合罐頭類等保存較久的食品,並透過食物銀行將過了賞味期的食品分送給社福團體。
「台灣每天的廚餘量至少4600噸,相當於25架大型客機波音747的重量。」吳焜裕指出,許多食品因為外觀而不受消費者青睞,必須在食安為前提下,修改《食安法》來減少大量的食物浪費。陳麗曼則表示,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成,更不該浪費食物,如食物銀行能收集超商的剩食做公益,然而許多業者害怕贈送的剩食若造成食物中毒,寧願銷毀也不願留下給員工,所以應制定贈送剩食的免責標準。
- Jan 06 Fri 2023 00:06
引搶購運動潮牌、《絕地求生》聯名在韓國推出限定商品
- Mar 11 Thu 2021 17:04
RCA受害勞工 勞動部重申將持續協助
RCA案最高法院三審判決出爐,勞動部從RCA汙染事件發生後專案提供相關協助,將持續主動發給勞保職災給付及慰問金、提供訴訟扶助,及辦理員工健康追蹤檢查。
RCA(美國無線電公司)污染事件於1970年在桃園設廠,1994年遭舉發傾倒有毒廢料導致廠區土壤、地下水受嚴重汙染。員工長期暴露於高致癌性有機溶劑的工作環境,根據2001年統計,RCA桃園廠員工有上千人罹患癌症。
- Mar 04 Thu 2021 04:08
中國人工智慧產業 去年投資熱今年速冷
外媒報導,相比於2017年中國官方大展雄心提出人工智慧(AI)理論和產值的發展目標,今年這個產業的投資大幅減少,尖端技術依然無法突破,且企業估值迅速降低。
中國國務院去年7月發布「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」,目標是到2025年,中國人工智慧的理論和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準,實現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達人民幣4000億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5兆元;到2030年,中國要占據全球人工智慧制高點,核心產業規模達1兆元,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10兆元。
- Mar 02 Tue 2021 02:34
鬥輸人妖?亞洲最大「漫威樂園」苦撐185天月底熄燈
知名旅遊勝地曼谷,在去年盛大開幕「泰國漫威基地」(The Marvel Experience Thailand),耗資10億泰銖(約新台幣9.7億元)打造7大園區,成為亞洲最大的漫威主題樂園,當時開幕還大舉登上各國媒體版面。但不料,官方前天投出震撼彈,表示將停止營業,樂園壽命僅維持了185天。
網友認為去泰國旅遊,行程通常都會安排水上活動、人妖秀及泰式按摩等當地特色活動,較少會選擇到泰國玩漫威樂園。
- Feb 28 Sun 2021 06:35
調研機構:2024年亞馬遜市值將達2.5兆美元 AWS為最大推手
美國證券研究公司 MKM Partners 週三發布最新報告,估計亞馬遜 (AMZN-US) 市值到 2024 年之前可望達到 2.5 兆美元,最大主因來自獲利豐厚的雲端業務。
MKM 分析師 Rob Sanderson 週三表示,亞馬遜的 AWS 未來 6 年後價值就會達 1 兆美元,比現在整間公司的市值 (9290 億美元) 還高。
- Feb 26 Fri 2021 05:08
華南銀行胡志明市分行經理:全心服務越南台商 共創經濟奇蹟
- Feb 19 Fri 2021 03:37
搶租賃商機!信義房屋攜手富邦產險 首創房東出租送凶宅險
- Feb 13 Sat 2021 03:48
開工大吉!7成上班族見到老闆最想說的話是這句...
- Feb 11 Thu 2021 02:01
年薪千萬「引水人」怒海搏命卻不罷工?網曝關鍵原因
- Feb 09 Tue 2021 00:20
華為晶片為何非中芯代工?外媒:技術落後台灣10年
- Feb 07 Sun 2021 06:52
郭台銘再增持股1500張 鴻海早盤走堅漲1.1%
鴻海董事長郭台銘2月份再增加持股1500張,已連續4個月增加鴻海股票。鴻海今天早盤走堅漲1.1%,市值來到約新台幣9898億元。
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資料,郭台銘2月份再增加鴻海股票1500張,累計持股來到133萬1998張,個人持股比重來到9.6%。
- Feb 05 Fri 2021 04:19
逾6成台灣人對退休舒適生活沒信心 最擔憂老年後的安養照護
退休規劃你準備好了嗎?根據?豐銀行調查,有 38% 的受訪者預期自己退休後可享有舒適的生活,換言之,有超過 6 成的民眾對於未來退休舒適生活不具信心。檢視實際行動,只有 22% 的人會為了退休每個月定期儲蓄理財,為了日後安養照護的比重更只有 18%,反映民眾在準備退休仍相對不足。
今日發布《未來的退休生活:實現零落差》,調查結果顯示,多數仍處於工作年齡的台灣民眾認為未來退休生活面臨諸多挑戰,尤其擔心老了安養費用,有 67% 的受訪者坦言擔憂退休後的安養與照護費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