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跑是相當方便進行的一項運動,正確的跑步方式對於維持體態和身心健康都有正面的助益。常常有人會問「路跑前後應該怎麼吃?」長庚醫院復健科王思恒醫師表示,為了增進體能表現並促進運動後的復原,路跑前、中、後的營養是相當重要的,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。
路跑前:強度不同,吃法不同。路跑屬於中高強度有氧運動,會消耗掉相當多的熱量,也因此許多長跑運動員在比賽前都會大量補充碳水化合物,有點像「加滿油再上路」的概念。
不過不是每一種路跑賽事都需要做賽前補充。即使是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下,肌肉裡的燃料「肝醣」也能維持至少60至90分鐘,也難怪科學研究發現,在耗時60分鐘的比賽前補充葡萄糖,對於運動員的表現沒有幫助。
因此,如果運動時間在60~90分鐘之間,是不需要做運動前營養補充的。更長的運動賽事,則可以在運動前的1~4小時補充每公斤體重1~4公克的碳水化合物。
路跑中:補充水分,各有巧妙。路跑中需不需要喝運動飲料呢?像現在活動假牙炎熱的氣候下,戶外運動會導致大量水份及鹽分從汗水中流失,水份流失過多不僅體能表現會下降,還會增加中暑的風險;天氣炎熱汗流得特別多,可以在飲水內加入適量食鹽補充鈉離子。
首先會為您全面檢查牙周狀況,包含X光攝影、牙周微探測針測量骨破壞、全口臨床照片提供治療前後的參考,若是嚴重的患者,我們建議進行顯微鏡細菌觀察與培養。牙周病初期的病人往往只需要「微創牙周治療」即可,但是嚴重牙周病則可能需要更積極全面的療程。治療時程因人而異,可能僅需單次療程、也可能需要數個月的長期治療。醫師將悉心根據您個別情況,給予最適合的牙周治療方式。藉由顯微微創方式,有經驗的醫師會精密微觀牙周各處的大小「病灶」,輔以人體工學之高精密手術儀器,徹底清除牙結石,並將治療工具深入牙齦發炎底部,完整將牙根表面的毒素刮除,牙周病治療方式有效抑制細菌發炎,還給牙齒生長一個乾淨、安牙周病治療全的空間,以利接下來牙周組織的癒合!過程中,無須切開牙齦,出血量自然微乎其微,還可配合防蛀牙與去敏感的處理,並進一步導入殺菌物質,大幅增加治療成效。過程中您幾乎感受不到痛的感覺,而且復原速度極為迅速。
不過60~90分鐘以內的賽事並不會讓身體的「油箱」見底,因此不需要特別補充運動飲料。運動超過90分鐘者,每多1小時則應補充30~60公克碳水化合物,這時運動飲料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了。
路跑後:補充營養,各取所需。好不容易完成了路跑,運動後的營養該怎麼補充呢?營養科營養師林逸昕表示,對於一般民眾來說,只要三餐營養適量且均衡,是不需要特別在運動後補充的,尤其有體重控制需求的朋友,運動後補充反而會有總熱量過多的問題。
對於訓練量大、頻率高、連續賽事的運動員,運動後可分4小時補充每公斤體重4公克碳水化合物+1公克蛋白質,可以幫助肌肉合成肝醣,讓下一次的訓練或比賽成績更好。
初期的牙齦炎,請牙醫師或洗牙師刮除牙結石和牙菌斑,清洗乾淨即可。一旦發展成輕微的牙周炎,就需要專業的深度洗牙(deep cleaning)把牙根表面清乾淨並刮平(root planning),除去牙齦和牙根之間深的囊袋(pocket)內的結石,細菌及發炎組織,使牙齦內部恢復健康,愈合貼着在牙根表面。根據您的牙周病嚴重程度,這種牙周治療可能需要幾個療程。對晚期的牙周病,在牙齒和牙齦之間已經形成了深度囊袋,那可能需要牙周手術治療,讓牙醫徹底清洗牙齒和根部的囊袋。 如果沒有足夠的牙齦,那就要做牙齦移植手術。有些牙周病部分牙齦和骨頭已經被破壞了,外科技術可以幫助這些組織的再生。對於牙週治療,也有藥物方面的新進展。 局部施加抗微生物劑或抗生素藥物,以及藥物控制人體作出反應,抑制細菌的生長,可以幫助減緩病情的發展。